2025年3月7日,为深化医学伦理教育及科研诚信体系建设,托育服务与康养学院特邀广西中医药大学渠淑洁教授来校,为全院教职工作"医学伦理与科研诚信"专题学术报告。本次研修活动通过"理论阐释-案例警示-实践指引"三维架构,系统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意识。
报告以临床伦理困境的真实案例为引,层层解析医学伦理的深层价值。渠教授指出,作为调节医患关系、医际协作及医学社会服务的道德框架,医学伦理的本质在于"三重尊重":敬畏生命本体、维护患者权益、推动医学文明进步。她特别强调,医学教育应将伦理意识培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全链条,通过课堂渗透、临床示范构建"隐性伦理教育生态系统",使职业精神在专业传承中实现代际传递。
当论述转向教育领域时,渠教授深刻揭示教育伦理的"三维内核":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、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坚守、教师职业的表率担当。她指出,教育伦理不仅是医学教育质量的基石性保障,更是锻造未来人才职业品格与专业素养的导航坐标,教师当以身作则,行为示范。
针对学术不端行为,渠教授列举了国内外多起典型案例并剖析了学术不端的危害和后果。她强调,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严重损害学术声誉,更会阻碍教育的进步。渠教授呼吁广大师生要坚守学术道德底线,共同维护学术界的清风正气。
渠教授指出,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双重责任,在医学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她强调,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,严格遵守学术规范,杜绝学术不端行为,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榜样。同时,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和指导者,有责任将学科伦理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,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。
在交流环节,与会教师就"医患沟通中的伦理边界""科研成果转化的道德审视"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。黄艳兰副书记在总结中强调,教育工作者应恪守"三用原则":用师德魅力感染学生、用治学严谨引导学生、用人文关怀滋养学生,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。
本次研修活动通过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结合,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注入新动能,对提升教师教育伦理素养和科研诚信意识具有重要意义。





一审一校:柯炎梅
二审二校:肖怡芊
三审三校:黄艳兰